海盟金网软件

铁路护路激光定位报警管控工程

产品简述

铁路护路激光定位报警管控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通过在铁路沿线周界布设一整套先进的激光探测装置,将报警信号数字化处理无缝对接安防管控平台,并实时联通护路员移动终端,从而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防护区域。

功能模块

一、主要建设内容

1、全方位扫描探测,自动无线传输:工程采用激光探测器,有效传输距离5公里、系统处理1.2公里,可任意横向、纵向、切面扫描探测,当有人、物经过遮挡激光束,装备自动触发报警并测距,除了静态的激光对射布防外,还可以对重点部位进行360°扫射,在超宽带定位系统的协助下,达到动态定位效果,实现对区域内部的全方位防护;利用激光束为探头,配备单边测距功能,可任意调整报警距离和激光间距。

2、智能调整参数,降低误报率

运用单片芯片编程公式,可对入侵物体的大小、质量、速度等进行计算,智能判断入侵物属性,对小鸟、落叶等无威胁物不报警,对人员、牲畜、大石块等危险物报警,还可灵活调整入侵物的体积、高度等判断参数,设定安全数值范围,不超过数值的不触发报警。

3、不受场所限制,远程在线喊话

激光探测报警设备通过GPRS远程通信技术以及实时语音编解码功能,实现指挥中心远程喊话功能、APP远程在线喊话。动态设置需进行远程喊话设备,在任何拥有网络的地方都能实现远程喊话,对需要进行喊话的地方进行定点喊话,不需要的地方不进行喊话。

4、无线有线通讯,太阳能提供电

工程拥有有线版、无线版两款激光报警探测设备,结合超宽带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地图系统,通过远程喇叭,在指挥中心将警告信号输送给入侵对象。同时,工程装备采用太阳供电模式,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可以选择20W太阳能板和8.8AH锂电池,对设备进行供电,支持断电后24H稳定运行。

5、智能穿戴设备,实时定位跟踪

由智能手环、标签、胸卡内置的 GPS 模块接收到卫星信号,或通过WIFI、基站模块,搜索附近的WIFI、基站ID,通过内置的通讯模块,把定位数据传送到后台系统,再结合地图软件,将目标位置显示在地图上,也可通过安装在手机内的APP,登陆后台系统实现定位跟踪。

6、整体集成对接,总平台信息化管控

集成视频监控、空间地图系统、监管调度软件系统,构建可视化指挥监管平台;对所有安防信息形成轨迹留痕,综合管理、统计分析、智能预警,实现活动全程掌握;与政务外网、综治系统无缝对接,地图视频共享、数据信息共用,互联互通;管理员可通过控制中心、电脑平台或手持移动终端,实时关注监测现场情况,对整个布防区域防线远程智能设/撤防,方便处理和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实现统一监督管理、现场指挥调度、远程联动处理的有机结合、智能管控。

7、地图直观展示,形象立体生动

地图平台结合激光定位及视频监控,以2.5维、3维、全景等展示形式的系统地图和仿真沙盘式实体地图,立体、直观、动态地展现所辖区域,可以将闯入建筑内的暴恐分子位置显示在地图上,传输到平台系统和巡逻员移动终端,全程跟踪监控,实现精准安保防控。

8、智能设/撤防,区段灵活调控

被授权的管理人员,通过控制中心可对整个布防区域防线的任意两个节点(一个区段)之间单独布防、撤防,也可在特定的时间段针对特定区段进行设/撤防,撤防后人员进入不报警,方便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架设维修、参观接待、下班放学等各类情况。管理人员既可通过电脑平台,也可应用手持移动终端远程智能设/撤防。

9、集成现有设备,发挥安防合力

工程既可与报警主机配套使用,也可集成共同原有的电子围栏、视频监控、感应电缆、振动光纤等安防设备,并可与已经应用的平台系统无缝对接,集成整合所有防御资源,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完整提升、融百家之长的高尖端特种安全防御装备,充分发挥各类安防设备“合力”,无需重复投资,报警准确率高、简单易操作、绿色无污染。

10、手持智能终端,实现移动办公

手持终端与指挥调度监管平台相关联,便于工作人员现场采集、移动办公。工作人员可通过终端自动签到、对事件信息进行采集上报、在线办理,监管部门可通过手持终端自动获取人员活动轨迹。

优势特色

1、专利技术,精准无误

工程创新了芯片算法与信号处理模块,再辅助GPS定位与无线传输、移动数据模式,极大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度与速率。报警信号位置参数可及时传输到管理系统中,以2.5维、3维、全景等形式展示报警的位置节点,并通过激光引导摄像头拍摄、录制现场情景,给分析处理提供依据。

2、兼容并蓄,稳定节能

工程的兼容性强大,既可以与原有报警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与安防原有的设备(例如电子围栏、视频监控、红外报警装置)兼容,这样可以能最大化利用原有的监控、安防设施,减少重复投资,并融百家之长,形成完备的安防工程。

3、专利创新,世界先进

工程首创的“激光监测系统中确定异物入侵位置的方法”等2项专利、3项发明成果已报请国家专利,申报成功后将成为未来相似系统平台的参考标准与学习典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合作专家、中国电子物联网研究院专家对技术应用的前瞻性、独创性以及对激光科学发展应用的引领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关资讯
  • 12-25
    • 电话:0513-85322098
    •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崇川路58号6幢A2005-A2008室
    Copyright © 2010-2023 江苏海盟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苏ICP备09075534号-3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