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智慧燃气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众多与会专家指出,这一变革将在提升服务体验、削减交易成本、增强能源供应安全等层面,为燃气行业带来创新与突破。与此同时,城市燃气行业也需尽快构建并施行一套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推动智慧燃气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城镇燃气的智慧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距离真正的智慧燃气仍有较大差距。” 相关人士坦言,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城市老旧小区的管线与燃气表升级改造任务艰巨、资金缺口大,当前智慧燃气建设大多尚处于初级阶段。截至目前,城市燃气行业仅实现了全面信息化,普遍面临作业效率低、现场管控难、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智慧燃气的发展历经智能管网、智能气网,逐步迈向智慧燃气,这一过程体现了认知上的不断深化。“智慧燃气将在智能气网的基础上,实现与人、数据的互通,并与能源互联网有机融合,从而提供优质、低成本的服务。”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宇迎表示。随着云、物、移、大、智、链等技术与燃气行业加速融合,加之城市燃气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用户对数字燃气、智慧燃气的需求不断攀升。这不仅为燃气企业推进智慧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用户绿色能源消费、数字能源消费奠定了基础。
城市燃气企业作为天然气终端分销商,拥有大量设施设备与高粘度客户。在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齐研科看来,未来城市燃气企业有望从能源供应商转型为能源服务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借助新基建的机遇,最终可发展成为城市公用事业的服务提供商。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燃气行业迫切需要与 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等技术融合,以提升城市燃气基础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经分析,智慧燃气的发展主要聚焦于四个方向:一是实现精准管控与高效运营;二是提供便捷交互与创新服务;三是引领低碳潮流并广泛应用;四是推动多能融合与开放互联。
“对于城市燃气企业而言,对‘表箱柜站管线’进行数字化改造,可使其具备自适应、改变和选择环境的能力,进而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对用户而言,通过手机 App、小程序等应用,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信息、行业法规等,还可自主选择气源和服务商,实现燃气资源的优化配置。传统的人工抄表、现场付费以及人工巡查等方式,将逐步被智能监管、线上支付、智能机器人巡检等智能化管理手段所取代,极大地提高燃气运营效率。
智慧燃气能够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实现实时在线的可视化管网泄漏监测、远程自助报警、智能诊断、远程阀控、智能应急决策等功能,有力保障燃气的本质安全。正因如此,随着各地天然气利用规模的逐步扩大,智慧燃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专家预计,未来十年,燃气行业在智能本质安全建设和燃气管网智能化改造方面的投入将超过 1500 亿元。
据悉,2019 年 5 月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发布的《中国城镇智慧燃气发展报告 (2019)》提出了 “智能气网标准体系” 框架。该框架旨在通过制定智慧燃气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明确建设重点,引导和促进智慧燃气健康发展。
该标准体系结合燃气行业运营管理智能化进程及功能需求,将智慧燃气发展分为 6 个等级:L0 级为本地操作,L1 级为局部感知,L2 级为重点感知和调控,L3 级为广泛感知、精准调控、科学运营,L4 级为全息干控、智能运营、开放融合,L5 级为全息感控、自主运营、融合共享。
结合上述标准体系,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智能气网专委会制定了智慧燃气发展 “三步走” 的路线图:2020—2025 年,主力企业达到 L2 级;2025—2030 年,主力企业达到 L3 级,优秀企业向 L4 级发展;2030 年以后,主力企业达到 L4 级,并向 L5 级迈进。